生活是一門藝術,同時生活也是一門學問,因此才有「藝術源于生活」的說法,其實浪漫的講,我們每天都是藝術地生活著,最能體驗這種藝術感的則是美食,「民以食為天」并不是一句空話。
俗話說:「春吃芽,夏吃瓜,秋吃果,冬吃根」,芽菜是春天人們尊崇的「熱」菜,但是很多人也會提到「芽」菜而色變,這是因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報道說,因為誤食發芽的食物而食物中毒,這些案例叫人談「芽」色變,事故的嚴重后果叫人怵目驚心,那麼現實生活中,究竟哪些芽菜可以食用?哪些芽菜是萬萬不能食用的呢?
春夏兩季,由于氣溫回升快,再加上合適的濕度,很多食物在5~7天內就會發芽,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,食物長芽就會出現大量的毒素,吃了對身體有害,往往會把長芽的食物全部扔掉,其實對于食物長芽這件事,也不要一棍子打死,一概而論,生活和哲學往往是相通的,有些食材長芽后會釋放大量的毒素,那絕對是不能吃的,輕一點說會影響健康,重一點說會威脅生命。
但是,有些食材長芽后不僅沒毒,營養還會翻倍,可以放心地享受,今天就分享一下這5種食物。
第一種:大蒜
隨著人們對休閑生活的喜愛,陽台蔬菜、泡沫箱蔬菜應運而生,而這些蔬菜中最為顯眼的就是由大蒜產生的蒜苗,綠油油的特別好看,而且也特別的營養和美味,發芽后大蒜更具有抗氧化性,而且可以預防衰老。因此說發芽的大蒜不但沒毒,營養還會翻倍。當然了,很多美食愛好者用寶特瓶種植蒜苗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第二種:花生
花生是家庭常吃的美食,不論是水煮還是油炸都很美味,它富含蛋白質、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,內含油量高達50%,在民間又有「長生果」之稱,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,可與肉類、雞蛋和牛奶等一些動物食品相媲美。
但是,花生一旦遇到溫暖且濕潤一點的條件就容易生芽,很多人會認為是發霉了,就會毫不猶豫的扔掉,其實大可不必。
其實花生長芽,它的營養價值比普通花生要高,可以食用,經常食用,有利于保護心臟,同時對血管、血壓有很好的穩定作用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