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書籍《清雜記》中曾經記載過清代才女的一則故事,通過對對聯的方式找到了如意郎君。
清朝乾隆年間,江南水鄉有一大戶文姓人家,文家世代經商,旗下擁有商鋪數十間,良田數百畝,積累下來無數的財富。
文老爺只有女兒文嬌一個千金,從小對她極為呵護,當成掌上明珠。
文嬌自幼喜歡詩詞,父親便請了當地最好的教書先生來教她識文斷字。
聰明伶俐的文嬌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,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吟詩作對信手拈來,再加上天生麗質,很快她在當地成為人盡皆知的才女。
有一次,一個和尚來家里化緣,天色已晚和尚還沒有離去的意思,文嬌問道「大和尚,月明禪門,還不速歸」,意思是你到時間該離開了。
和尚微微一笑,對她說「我這兒有個上聯,你如果能對得上,我馬上就走」。
文嬌聽完笑了,覺得這位和尚很有意思,一口答應。
和尚說道「一女孤眠,橫豎三只毛眼」。
作為未出嫁的姑娘,文嬌知道這是和尚故意為難她,對子講的是男女之事,一般女子就裝作不會也就過去了,但性格剛烈的文嬌卻不罷休,她紅著臉,咬了咬牙,回道「二僧同榻,顛倒四個光頭」。
和尚看到文嬌不僅對上了,而且很有膽量,只好站起身來施了一個佛禮,道了一聲罪過便轉身離開了。
文嬌自小滿腹經綸,可惜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,她無法參加科舉考試,更不能入朝為官,擺在她們面前的便是找一個好人家盡快出嫁,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。
對于才女文嬌來說,她早已經看淡了權貴名利,畢竟自己家已經富甲一方,對錢財沒有任何渴望,唯一讓她牽腸掛肚的就是不想草草嫁人,希望找一個情投意合,能與她學識相匹配的夫君。
俗話說:魚找魚,蝦找蝦。在茫茫人海中,如何才能找到那個心意相通的人,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才能既考驗學識,又能鑒別出人品呢?
眼看到了出嫁的年紀,文嬌決定采用簡單有效的方式,那就是通過比武招親挑選如意郎君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