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看,就是那女的在夜店跳鋼管舞。」
「真噁心。」
「就是,好好的姑娘非要去跳那種不正經的舞,真不知道怎麼想的。」
咖啡店一角,兩個中年婦女在碎碎叨叨。
不可否認,許多人一提起鋼管舞,本能想到的就是夜店、脫衣舞娘、[色.情]凝視等等不堪的詞匯。
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其段子里有這麼一句「賣鋼材的和學舞蹈的搞在一起」,總讓人不禁曖昧地一笑。
這個最早可追溯到中國春秋時期「緣竿」運動的舞蹈。
自19世紀末,在美國建筑工地,一些建筑工人拿著建筑鋼管一邊跳舞一邊歌唱, 借此在繁重的工作中娛樂,享受生活,釋放自我。至此, 現代鋼管舞出現。
隨著美國經濟泡沫的破滅,鋼管舞淪落到夜總會、酒吧等情色場所,經濟的蕭條引發商家間的競爭,為了爭奪客源,商家要求舞蹈者衣著暴露,憑借自己的柔韌和性感圍繞著鋼管做勾引動作,透過挑逗的眼神、火辣的舞蹈動作向觀看者不斷進行著性暗示, 多少帶有[色.
情]成分。
于是,鋼管舞在商家的惡性競爭中被異化了,甚至與」[色.情]「掛鉤,被冠上了「艷秀舞」。
跳鋼管舞的女性,總會被貼上「不要臉」、「放蕩」、「傷風敗俗」的標簽。
無論你是世界足球先生還是奧斯卡影帝,一旦和鋼管舞娘扯上關系,立刻就上小報頭條。
2021年。
曾被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導演米歇爾·奧哈永,在Netflix用紀錄片《袒露新生》(又名退下后的勇氣旅程),為大眾呈現了鋼管舞的另一面。
這更像是一個成長、自我救贖和尋找自我的故事......
故事的開始,要從謝拉·柯雷說起。
作為一名演員,還有兩個孩子的母親。因一次拍戲,她接觸到了鋼管舞。
一開始她對鋼管舞授課感到羞澀,直到后面釋放自我后,她感覺仿佛獲得了新生。
原來,她的身體一直被困住了,她被困在男性文化當中。
「女性因為身體原因蒙受羞辱、性傷害、自尊心的踐踏......」
這次特殊的經歷,讓她有了一個決定,救贖更多的女性。
于是,她成立了「S因素」鋼管舞授課工作室,旨在通過鋼管舞教學,與身體重新建立關系,發掘內在的自己,重拾自信心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